ZN5C_097.jpg  

論中正安舒

/周佰志

 

   太極拳任何宗派都講究養生,並以養生做為主要的必修內在功夫。養生明白的說法就是養炁生血1,因為炁血為性命健康的根本,如果能使炁血兩旺,則人身必然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營衛2盈實、疾病難侵,健康而長壽。但要養生功夫有所成就,也須要有適當的飲食營養,規律的生活作息,淡薄的七情六欲與平和安定的心情、清明的神智同作配合,才能生養、厚積、增益而日新又新。

   

   養生以精力(體力)為本,以心神為主持者,以心肺為輔佐助力,必先讓身體端正而放鬆,讓心念平靜而後用專注的心神或觀或想(下)丹田的開合吐納,才會有成效。養生炁血,分開來講,養炁宜令其活動遍及全身內外,養血要求心念平靜七情六欲不發,因而中正安舒成養生的第一要件,加上太極拳術為運用沉轉的作為和以柔克剛的方法與人來往對應,使中正安舒更加重要。且,心血是依從心肺功能來往於大小血脈,若不將身心放鬆是不易順暢的,神炁則依於丹田開合吐納,由經絡送達全身各處,其主要運行幹道為任督二脈,若身心不放鬆暢通是要不到的。因此,各宗派的太極拳、內家拳,乃至練氣功的人都把中正安舒當作養生至寶。

 

   本人曾先習靜坐返觀養生於曾金祿先師,且遵曾師囑咐修習太極拳,進而拜投徐憶中老師門下,習練鄭子太極拳廿餘年,此間亦常研佛經道書、拳經論著述,所以對養生之道稍知根本,茲概述中正安舒的作法、目的與效用於下文,提供太極拳同好後進做為參考,並樂見大家能精益於養生,說明如下:

 

   「中」:指身形能得站立如中字,不偏不倚輕鬆而自然的直立,讓意炁安定在身體中心(即丹田)。俾利益於神炁上下貫串能如意快捷,也利於身體的鬆沉,讓身心內外相合於丹田吐納,甚至與天地相應合併於一炁3內外使人因得「一」(炁)而至神明(人得一以神)(註4),又因不會用意不是太極拳,想要得「中」必須先運用一個意念上升於頭頂,接著運用意念放鬆身心有如以頭懸身,同時用意念向下放鬆崑崙穴(腳後跟凹陷處),向上豎起玉枕(頭後骨彎下處),將身體重量前移到湧泉穴(腳心),即彎曲腳踝使腳掌平貼地面,讓湧泉穴通透入地接得地力;此舉有讓天門穴(出生後頭蓋骨最後接合處)、泥丸宮(上丹田、基底腦,神炁的收藏與作用中心)、膻中穴(中丹田,胸前雙乳中間的心窩處,炁息收藏處),丹田(下丹田,炁的生養造化處、行運中心,因可以無限量生養聚合,故稱作炁海)及湧泉穴五處上下虛擬串直,成為「磨轉心不轉」所喻之「心」(即轉動身軀的軸心)以便利於丹田吐納、脊樑曲伸、地力開合與行炁周身以及蓄勁發勁。

 

   「正」:心念靜淨、神炁專注丹田,身體重心穩定,身形四平八穩。是在得「中」之後用意將胸前背後由頭到腳,全身筋肉關節的緊張力量放開,並以意引領鬆落的重力平均集向湧泉穴、深沉入地,目的在使意炁能落地生根,再而借地力厚積反彈到手,才能由手釋勁,此勁是太極拳的反彈勁(另一種勁是拉弦放箭的彈放勁)。「正」字有身形平正穩重,用勁均勻可待機待勢的意涵,因為丹田內炁與地炁能否穩定平衡相接以成就中定相當重要,如可做到,身形自然不會有凹凸傾仰現象。

 

   中與正應當要一體運用,能夠做到中正一體才可能有安舒的運用與成效,中正就是立如平準,有中正身形轉動起來才能活似車輪;能保持中正,肢身舉動(轉動)才能輕靈,意炁才能上下貫串,丹田的意炁才能鼓盪,神炁才能斂蓄化發如意,才符合祖師爺「無使有缺陷處」(指轉圈圓滿)、「無使有凹凸處」(指身形不扭曲)、「無使有斷續處」(指意炁圓活相續不斷)的要求。

 

   「安」:是安神守中,將心神安住在丹田氣海,是練拳養生的根本方法,至重至要。由於丹田氣海是炁的生、養、行、運中心,炁的生養運行都須經由丹田的開合吐納操作,所以炁(意)沉丹田就是安神守中。易經把守中比喻為「既濟」,言明心火須下就丹田練化精水才會有炁生成。守中更是儒釋道修聖、成佛、全真的至道關鍵。儒家的中庸學說、大學之道,都在說明守中的方法與效益,雖不明說守中有修仙的玄妙,但說可以節制七情六欲,精益於養生,要人守中但求盡人事聽天命。佛家以禪定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基礎修練,根本作為講「正法眼藏」、「住於無住」也是守中,六祖更說「不動是(心)不動,元(炁)不是不動」。道家則把全真修為分為三大階段目標,依次是「煉精化炁、練神併炁、練神(併炁)返虛」,但都始終不能離開守中。守中養生要守到能綿綿相續,時時能斂神養炁,才能分分積厚,乃可成就效用。所以祖師爺張真人明示神宜內斂(丹田),鄭宗師要人莫忘丹田(養炁),並說務使心息相守於丹田,都再再提醒守中為至要的養生法。千萬要記得守中是太極拳的根本,忘失了,一切拳術作為的效益會減少乃至失卻。

 

   「舒」:指能以意運炁,撐伸舒展周身筋肉骨節,除了必須有深厚的內炁外,尚須向地借力,才能由下向上撐開脊樑、手足的骨節,令全身炁力貫串,動作上是先鬆沉讓意念深入腳心,其舉動則為丹田收縮吐炁,使炁能貫串脊樑手足末端,所以才有「氣合形開」及「有氣則無力、無氣則純剛」的說法。舒字也是發化釋勁的意思,但如果炁力不足時則宜提起精神(採取主動)運用注意力及體力,所以有「意在精神不在氣」的說法。舒字另一層的義涵,主要是在使內炁能運遍全身各處,用以補充內炁日常的消耗,所以說養炁宜動而令其充沛到周身。鄭宗師對這層訓練要求說:內炁要積聚到能撐豎脊樑,平時則要練習「不時以頭頂天」,實在是切入微妙的至言。

 

   總之,中正安舒對生養行運內炁相當重要,是拳術十三勢每勢所必須,否則一切引進、牽動、走化、發蓄都會成為空談,沉轉也不能圓滿應用,更無法談及曲伸開合、吞吐收放,也難求聽勁能入於階級神明,更何況遠大的全真至道。

 

   人身難得,道法難聞,學太極拳要有深厚的因緣福分,才有機緣引領,否則必然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興趣缺缺。希望後進同好千萬堅持,切莫半途而廢,只因為炁旺則血旺,血旺則生神,神行則炁隨,有一分練習就有一分積疊,有萬次練習就有萬次練習的效果;炁直養而無害,雖多取而天地不以為貪。太極拳的養生是否得力全靠自己恆心毅力,功夫火候一到妙用自然彰顯。如果能夠仔細體會太極拳是入道法門,能悟得張真人的深心,我們又何妨依拳而向上一着,同時覓取久視長生5

 

   特以本文祝賀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創立,並祝各位社員同道拳技養生日日精進。

 

   

 

 

 

 

 

 

 

 

1:炁,依丹田混同精氣神而化生,屬人為稱後天炁,易經以下三爻表後天炁的虛實。

2:營衛,營是營活身體的炁,由水穀精微攝取充滿於心血。衛是衛炁,防禦疾病邪氣侵身的

     炁,由營氣轉化而來,現代稱內分泌、免疫力。

3:一炁,天地未開前已有的混沌鴻濛之炁,天成自然法爾本然是萬物的生機;儒稱本性;釋

     稱佛性;道稱先天一炁,易經以上三爻表先天炁的虛實。

4人得一以神,有二義,一言人欲得先天一炁當要以自己心神去會合煉聚;另則說人能得一

     炁,自然能入於神智清明,是由煉精化炁、還精補腦所故也。

5:久視長生,有二義,一指長壽,二指斂神內觀丹田,養生愈久則內炁愈長愈壯。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N5C_153.JPG ZN5C_161.jpg ZN5C_381.JPG  掌聲響起——從0到1

梅英 2014/02/23

從0到1到底有多遠?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有些人而言,終其一生都游不到對岸;而另外一些人,卻好像輕鬆一跳就越過去了。

話說我們的老師是一個乖學生,彩鳳老師耳提面命:成立協會是天命。可憐的她,門下是一群叛逆的“莽夫村婦”,文謅謅的協會不是我們的菜。加上生性疏懶愛自由,不受管束的心在框架內是無法呼吸的,怕困在協會裡將會手足無措的我們,私心希望老師把心思放在把拳打得行雲流水,把劍耍得威風就好。我們裝傻裝笨裝可憐,她始終不改其成立協會是給我們一個家的衷心。雖然好事多磨,但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多少的努力,【成立協會】竟然成了大家共同的目標。

苗栗縣太極拳養生協會成立了,從0到1,我們在線的這一頭了,不管是跨過跳過或鑽過。不過,我們肯定不屬於輕鬆的那一群。

二月23日苗栗縣太極拳養生協會成立大會,二百多位志同道合的拳友齊聚一堂,當司儀宣布大會開始,主席致詞時,老師站在台前,如雷的掌聲響起,掌聲中交會著我們對太極拳的愛。

來自東南西北的同好互尬拳藝,雖是百花齊放,切磋中不難分高下。井底之蛙如我者不禁感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太極拳之博大精深,又豈是泛泛我輩所能深究,終其一生不過是沾個邊吧。

中國文人中,我極度欣賞蘇東坡對生命的淡定與從容,歷經繁華滄桑的他,不論身處順境逆境,不改的是對生命的熱愛。最後就以他的定風波和大家互勉:風雨過後,總會迎來斜陽。生活如是,學拳亦如是。

蘇東坡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N5C_079.jpg ZN5C_082.JPG ZN5C_196.jpg ZN5C_213.JPG  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成立誌慶

林彩鳳

 

    祝賀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創立,無論對於苗栗地方大眾或鄭子太極拳推廣來說都是極好的消息。一個團體的成就、一項志業的承傳皆需憑藉著眾人齊心協力才能達成,加上有許理事長桂禎這樣一位有著正當信念、勤奮好學和全心奉獻的領導者,相信協會定能蒸蒸日上。

 

    在養生的方法當中,太極拳是一種耗費體力最少、功效最大的運動。簡單的說,它包含三個重要階段:一、體力的鍛鍊。從開關達節到筋柔骨實,皆是體力的鍛鍊,太極拳的基本功及盤架子就是很好的方法;二、氣的運動。五臟六腑的相生相剋須靠元氣,讓氣充滿經絡、膈膜間並進入五臟六腑,元氣充足、內分泌正常就不容易生病了;三、精神的修養。除了練拳之外,每天撥出時間讓身心清靜,思維靜止,身體放鬆,配合日常飲食節、起居時,不妄作勞,並立志做些利益眾生的好事,如此可保健康又可提升個人價值,這是最理想的養生之道。

 

    又,諸多太極拳種當中,鄭子太極拳特別講究養生。拳架源自傳統楊式太極拳,原為宗師鄭曼青先生因時制宜,刪其重複,便於學習,故名三十七式簡易太極拳」,後因鄭宗師精通詩、書、畫、拳、醫五藝之長,享有「五絕老人」美譽,世人特將此套路稱作「鄭子太極拳」。鄭子太極拳講求行氣細長靜慢,動作圓融和緩,兼顧內在精氣神的鍛鍊與形態鬆柔自然,經免疫學專家研究證實,可降低細胞替換率、延長細胞壽命達平均數倍,更可增強免疫力、舒解壓力等等益處。前輩有云:「養生微妙法,勤練太極拳」,太極拳可用以養生,預防疾病,尤以鄭子太極拳為「上醫醫未病」之良方,值得終生學習。

   宗師認為這套拳包含了修心養性的成分,學太極拳除了可以祛病延年之外,還可以變化氣質「化荊棘為蘭蕙,變鴟鴞為鳳凰」,以現代用語來說,就是創造價值。當我們練太極拳時,不要只是作為一種運動競技或爭鬥方法,同時要修心養性、改變氣質,此為鄭子太極拳的重要精神。期望同道能以加入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為榮,彼此切磋拳藝、修養品德,不斷地精益求精,更秉持鄭宗師「善與人同,達兼天下」的精神,使自己與他人獲得太極拳真正好處,不徒作技藝之末。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63.JPG ZN5C_021.jpg ZN5C_029.JPG ZN5C_041.JPG ZN5C_130.jpg  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慶祝成立酒會暨拳藝交流紀錄

2014/02/23 藍錦坤

   雖然是星期日,早上八點不到,師兄師姐們都已經到達會場,準備做最後的彩排。雖然我們來自各班(晨一班、晨二班、章家班、林家班、淨宗班與科技班),平時很難聚在一起團練,但在桂禎老師的帶領下:有老師與張爸的細心策劃,加上眾師兄師姐們的全力幫忙,大家同心協力,我們又圓滿成功的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不僅讓來賓們讚譽有嘉,印像深刻;在拳藝交流過程中,我們也見證到學太極拳真的能讓人健康快樂。

   許桂禎老師幸承林彩鳳老師和周佰志老師的教導,學得鄭子太極拳、楊式傳統太極刀與鄭子太極劍。因此,本著鄭曼青宗師「得其人不教,是為失道。傳非其人,漫泄天寶」的精神,成立了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然而協會的成立只是表達我們對終身學拳的承諾,未來更需要兩位師爺持續教導我們,感謝林彩鳳老師和周佰志老師兩位師爺允諾擔任我們協會的榮譽理事長,相信有兩位師爺的加持,我們的拳藝與身心靈必將能更加精進與健康。

   感謝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黃裕盛理事長、宜蘭縣東海太極拳學社林彩鳳理事長、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周佰志老師、花蓮縣陳氏太極拳協會林閒理事長、桃園縣興龍太極拳發展協會郭龍津理事長、台灣全真教觀主巫平仁道長等率眾門生,不辭辛勞,專程來參加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的慶祝成立酒會暨拳藝交流。太極拳前輩與先進們對我們的提攜與鼓勵,我們會永誌於心,持續努力學習,才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林彩鳳老師帶領著宜蘭縣東海太極拳學社與中研院氣學社學生約38人,聯合表演拳、刀、劍與氣功武術組曲。精彩的套路與組曲表演,可以看到彩鳳老師對此次拳藝交流的用心。一樣的拳架套路,由東海學長學姊們演練起來,很明顯就是比我們更鬆柔。只要持續學習,相信不久我們也可以和東海學長學姊們一樣。

   林閒理事長帶領著花蓮縣陳氏太極拳協會會員約37人,表演比賽套路陳氏38式太極拳與陳氏42式太極拳。陳氏式太極拳演練起來真是威風凜凜氣勢非凡。成員中有高齡八十的奶奶,打起拳來又穩又靈活,絲毫不輸年輕人,據說奶奶的拳齡已超過二十年,無怪乎有云:太極拳可凍齡。

   郭龍津理事長帶領著桃園縣興龍太極拳發展協會會員約12人,表演五禽戱、32式太極劍與52式太極功夫扇。前輩們熟練精湛的演出,真是讓人目不暇給。五禽戱雖然招式對我們而言是陌生的,但相信追求鬆柔、舒展與鄭子太極拳是一致的。

   台灣全真教觀主巫平仁道長,親自演練道家全真正宗龍門派養生太極拳。道長打拳時幾近九十度的馬步,讓我們這些看熱鬧的外行人都覺得,道長的功力真是深厚,無怪乎許老師說「道長的腿和石頭一樣硬」。道長平時除了勤練站樁、打坐等基本功,還會利用爬坡來加強腿力。練太極拳就像是爬樓梯,只要不停,一階一階努力爬,總有一天會到達峰頂,就能看到美麗的風景。

   最後,正如彩鳳老師勉勵我們的:「一個團體的成就,一項志業的承傳皆需憑藉著眾人齊心協力才能達成,期望我們能以加入苗栗太極拳養生協會為榮,彼此切磋拳藝、修養品德,不斷地精益求精,而且能秉持鄭宗師「善與人同,達兼天下」的精神,使自己與他人獲得太極拳的真正好處。」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N5C_019 ZN5C_050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N5C_033.JPG ZN5C_167.jpg ZN5C_419.JPG  協會成立感言

晨二班 鍾秋蓉 2014/02/08
今年對我們這批在歸真養生太極拳的同學來說,這個甲午年真是很不一樣的馬年。
學拳弄刀舞劍真的不在我人生的計劃中。可因緣際會卻一頭栽進不可自拔。當然與晨二班的相遇更是中年最難得的一段時光。也謝謝老師同學們很能容忍我每天的遲到。可我總有理由說服自己:有來就好,哪怕只有一個小時。所以學弟妹們,別不好意思,偶而的請假不會跟不上的,別這樣就退出了。瞧我三天兩頭請假,也臉皮厚厚。只要回來不恥下問,也混得開心呢!所謂耳濡目染於不知不覺中,自
油然樂而習之。
練拳我不敢說有什麼心得、能持續才是唯一的王道。那怕你資質聰慧,先天氣強,也是枉然。再笨拙的人,只要不斷地練習接受指導也能成功的。

二年多前,許老師就想成立協會,然而種種 因素不能達成延至今年終於水到渠成,今後將有一個對外窗口,可廣邀天下眾好,打開視野精進拳藝,也是我們大家的「家」。當然只靠老師、師丈是不成家的,不論你是否有加入協會,我們都需要你們的參與與協助。即然協會已誕生就誏它能茁壯成長,歡迎大家能多給建議並熱烈參與。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N5C_036.JPG ZN5C_126.jpg ZN5C_139.jpg ZN5C_172.JPG  親眼目睹太極拳的好能量,善緣相聚,福報相隨

李東榮  103/02/08


我是一個不善用詞彙表達的人,自覺胸中無墨,如何上台講述心得?
   但是,今天是協會成立的重要日子,老師以Line告知,要我上台講幾句勉勵的話。我不假思索地答應
辦,樂意分享學習經驗與大家共勉。
   其實2年前大家就已經開過會要籌備成立一個太極拳協會,當時我是極力反對的。因為礙於時機尚未成熟,條件未具足,建議延後成立,希望讓事緩則圓,百無一失。經過二年後的某日,
老師在中研院向老師、師丈及我講解組織協會,以增加同道間交流機會及切磋拳藝、增廣見聞。當然必須擁有一個官方組織,做為正式對外的窗口,辦活動時資源較為豐富及方便,拳藝也可因此而更為成長進步。當時,我也不甚贊同,因為考量往後經營人才問題。但既然老師堅持要成立,我也就全力支持,也希望全體同好鼎力協助。
  
大家真有「福」。大夥兒能同聚一堂,一起練拳、練功,是善緣啊!鄭曼青宗師有云:「非有福份不能享太極拳永年」。況且好的拳法及師資難得,要靠我們自己的心去感受、覺察、應證。當然也要靠動能(自己的恆持練習),才能成就。
   據我觀察,老師二年前的身體狀況直到現在為止,仍然是處於極度虛弱狀態。光是到中研院學拳再來教導我們,這其中不但要承受舟車勞累之苦,時間、精力也耗失不少,交通費
等支出,所費不貲。很少人能有這份堅持。這份感動是自去年(102年)4月起與老師、師丈一起到中研院學刀後,才給我更加深刻體會。
   其中有幾次北上途中,老師坐在後座,虛到講不出三句話來,就軟癱在座位上休息。可是老師學習拳、刀、劍時,認真的態度及精神,你會受到震撼。回到竹南教拳孜孜不倦,不厭其詳地把所學傾囊相授,恨不得全部轉移到我們身上來。所以我
大家有「福」。
   也因為跟隨老師練拳時間較久(到今年7月就屆滿三年),所以見證到打太極拳讓老師原本不健康柔弱的身體,逐漸硬朗起來,天天在進步中。這是最真實的「有目共睹」,也最具
服力。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需要,我們也應該堅持下去。
   協會成立了,希望大家同心協力、秉持榮辱與共,共同經營理念,讓會務蓬勃發展,造福鄉里。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01_6585.JPG  太極拳-好奇心驅使的收獲

2014/01/24 游淑媜

   其實從沒想過自己會去接觸太極拳,因為總覺得這樣的拳打起來都是慢慢軟軟的不太適合自己凡事想求快、求好的個性…但好奇心超強的我卻發現自己的同事“紫瑜學姐”在學習太極拳過程中特別的感受與經歷後,讓我對於鄭子太極拳有了不同的看法;因此也想身體力行好好的來體驗與學習。

   初學暖身操、氣功時就覺得只是一般的活動身體的課程並沒有什麼持別的感覺;但一直到學習太極拳時才查覺自己全身一直處於緊繃與無法放鬆,且心思總是無法定下來的狀態,原來放鬆對我而言是件這麼難的事,我想這應該是平時的壓力太大所造成的吧。所以首要學習如何靜下心思和放鬆是我第一門要學習的重要功課。

   接續著站樁與先天
動更讓我有莫大的奇特感受。原來人在靜下心與全身放鬆的狀況下,能感受到由自己本身所帶領下晃動、擺動,進而意識清醒的打出牶來,真的是太特別了但說真的,剛開始的前一、二次內心其實是有些害怕的,心想這真的是我自己嗎?但經由老師的說明與指導後才知道,其實每個人的身體裏一直都存在著,只是自己有沒有去動與開發。於是每當站樁時即順其與不用意念加以干預的狀態下打牶,發現真的是很舒服且有種全身經脈被打通的舒坦感。日漸也發現自己的個性在學習太極牶後有了些許的改變,變得處理事情時不再這麼急燥(求快),學習如何快思慢想(做)。

   雖然習牶已有8個月之久,但總覺得自己僅僅是空有功架而已,還是無法真正的學會虛實之間的轉換、貫串、發勁等,著實發覺想要真正學會這博大精深的『鄭子太極拳』果真是需要用一輩子去研究與探討。不過,還好時時有認真教學且循循善誘的桂禎老師與師丈在旁指導,習牶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能很用心的回覆並得以解惑且一再提醒打拳時要「鬆沈、落跨、以意領」;雖然對我而言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我想只要不斷的反覆練習相信會一天比一天更進步的。

   非常感謝能遇見這麼好的老師與同學們且可以一同學習太極拳,進而提升自己的身、心、靈;覺得自己很幸褔喔。『鄭子太極拳』對我而言是個可以長久學習且養生的好拳法,讓我的人生更加圓滿。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73.JPG ZN5C_040.JPG ZN5C_117.JPG ZN5C_388.JPG  與太極拳的奇妙緣份

2014/01/08 陳紫瑜
提到太極拳, 真是讓我又愛又恨, 就讓我慢慢道來…

   我學拳的動機, 就是身體長期的毛病-婦科/失眠/腸胃差, 那時已持續看了一陣子中醫, 情況也時好時壞的, 在一個因緣巧合, 透過同事認識鄭子太極拳, 我想在以前的話, 會聯想到阿公阿嬤們在公園裏比劃, 這是被我歸類到老年時才會碰的, 我還那麼年輕, 是不可能去學的, 沒想到一接觸, 就像強力膠一樣, 就此深深陷入, 不能自拔。

   剛開始的時候, 每個禮拜一次2小時的課程, 自認聰明的我, 臭屁的認為, 這對我來說, 是不可能學不會的; 前2個月, 努力學會了太極拳功架, 接下來, 就開始練先天
, 這讓我最是訝異, 懷疑這是我的身體的一部份嗎? 怎麼活了那麼久, 我從來不知道, 真是太對不起我的身體; 藉由站樁先天會出來帶著身體做各種動作, 藉此同時在修復身體, 每個人做的動作都不會一樣, 我經歷最困難的動作是-原地旋轉, 不是慢慢的轉, 是1分鐘自轉200~300圈, 轉到我頭昏腦脹, 常轉到一半, 就跑到廁所吐, 後期甚至越轉越快, 我都快跌到了, 但就是不告訴你要轉到什麼時候, 轉了1個多月, 終於慢下來改其他動作了, 接下來, 就是要以意領打拳, 想說最難的已經渡過了, 但是這時候, 就開始了一連串的挫折打擊我。

   在課堂上, 每招每式, 老師都一一講解, 一一指導, 甚至, 調整每個學員的姿勢, 要領-鬆沈, 落跨, 無極, 頂頭懸, 湧泉下踏, 尾閭下放, 貫串, 接地之力, 但是, 課後回到家, 記得的只剩1成不到, 想說, 我的記憶有這麼差嗎??以前我還認為我是過目不忘, 怎麼現在破功了, 還好有優秀的同學-郎叔及錦坤, 靠著他們上課的筆記, 加上他們親身體驗的分享, 讓我更能了解並接近老師想要傳授給我們的太極精髓(就是科技人常掛在嘴邊的knowhow), 但是, 要做到身體力行這個境界, 又讓我倍感挫折。

   雖然老師在課程上, 總是一再重覆要領, 但是, 能理解的我, 身體反應卻總是跟不上, 越來越覺得, 我是笨蛋, 身體在自己的控制下, 就是做不到, 被長期以來的習慣影響, 如要下踩時, 我會不自覺往上撐, 全身緊繃, 就違反太極拳的鬆沈, 尾閭無法下放, 拳當然打不好, 但越想打好, 就越適得其反, 在這段時間, 很難熬, 有時想放棄, 還好老師總會適時給予鼓勵及關心, 打拳就要開心的打, 拳要練好是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 沒有捷徑, 必須持之以恆。 後來想通, 就把自己當白痴,不會把它練到會就好了, 想像自己是愚公, 正在搬一座大山。

   到今年2月, 練拳即將滿一年了, 在這一年裏, 我歸類出2個要點, 一是老師在上課所教的, 當下可能沒有辦法立即了解或是做到, 但這就像老師講的, 在你心裏種了一顆種子, 總有一天會發芽, 仍要每天去試, 在打拳中, 用身體去體驗每天的內在
的變化, 如果不記得老師上課講的內容, 可以去翻黑皮書, 老師講義及同學分享的心得筆記, 會發現同學的體驗, 正在自己身上發生, 也或者可以得知在打拳步驟裏, 是漏了或要加強注意那些動作, 如果再有疑問, 再厚著臉皮問老師,老師一定會不厭其煩的仔細說明。

   其次我認為學拳的態度很重要, 老師說第一階段至少要3年, 不是短時間可以看到很大的成效, 加上每個人的身體狀態及領悟不同, 故進步程度不同, 但一定要有信心, 持之以恆, 課程不要中斷, 一定會慢慢看到或體驗到進步成果的; 再來是, 打拳時, 一定保持專注, 因為要以意領
, 如果想太多事情, 及身體動作就控制不好, 同時, 心情要平和, 不要急燥, 每個招式的各個步驟都做完, 進入無極後, 再做下一個動作, 一個一個動作按步就班慢慢完成; 所以, 有人說, 練拳的人, EQ及人緣會越來越好, 接著當然就是升官發財囉!

   太極拳從外表來看, 慢慢的, 動作看來也簡單, 但是了解後, 才發現太極拳的博大精深, 在打拳的時候, 體內要做的變化, 非常繁複, 對於剛入門的我來說, 還是要不斷努力學習, 期許未來也能持續進步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養生之路             

正千 2014/01/13

    初學太極拳,老是忘記功架,只得不時打開電腦,盯著鄭曼青大師打拳的模樣,加強自己的記憶,當時對大師的功法,內心有諸多質疑和狂傲認知,現在比對那時候的心境,此刻真是羞愧而不可言喻。這位貌似平凡的大師,有精湛非凡的造詣,看似無為而為的神采深藏著威力。而當年我認為大師的拳法、像極現代年青人的機械舞蹈,動作單調、靈活度又不及比賽的選手。賽中的選手,動作有力、快速、花俏,怎麼看都比大師厲害。直到進入這個領域,才一天一天修正這個愚蠢的想法。唉,大師的風采那裡是我能認識的。

 

    近日隨手翻閱莊子一書,記載動物、精、氣、神的故事。這則故事,述紀淆子替齊王訓練鬥的過程,每次讀這則故事,都狠狠打動我的心靈,心想為什麼理想人生的夢難圓,又為何需要經歷一番風雪的磨煉。才有機會豁然貫通它的道理。同學們就讓我分享這個故事吧!故事如下:

    紀淆子替齊王訓練鬥,十天後齊王催問紀淆子如何,紀淆子回答不行,太驕橫不夠參賽資格,「學太極拳更應該謙虛不輟」。二十天後,齊王又催問如何,紀淆子回答不行,雖然不驕橫了,但見了影子,還是衝動,「學太極拳不可自滿、或自我感覺良好」。三十天後齊王又催問,紀淆子回答還是不行,它雖然不衝動了,但眼睛還有銳氣,氣勢太強,「太極拳就是內斂,是鬆柔不露痕跡」。之後完成了訓練,齊王看見那隻鬥,其狀態是聽到別的叫,毫無反應,神似木一般。紀淆子說,它的神已凝聚於心,沒有外露,以致不會外泄精神。讀這段故事,我很快就連想鄭曼青大師的容顏、和莊子心中的凡人,發現古書記載的箭手、劍手、拳手、都是一副平凡的模樣,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接收來至宇宙優質訊息,完成自我。看似簡單平凡自在,卻深邃不可測,凡夫無從了得,我除了仰望崇拜衪們還能說什麼?

 

    書上說:太極拳是內求鬆柔,表示它不是對外尋覓的功夫。它沒有教學範本、但有既定的傳承方法。沒有捷徑,只能不斷地從學習中一層一層體驗,體會深淺程度的不同狀態。同時也需要各人的機緣。幸運的是,可從前人遺著中得到啟示與學習,這些經驗都是前輩耗費一生的努力集結而成的智慧寶藏。提示著我們探索鬆柔的重要,導引拳法中虛實、陰陽變化,並且保持身心和諧,跟隨大自然的節奏、四季的腳步行進,依隨太陽的升降而作息,該睡覺就腄覺、該吃飯就吃飯、累了就休息。這些看似平凡的事,年近七十歲的我,實際上還是七凌八落,搞不定自己,其它的事可想而知。不過太極拳給我一個機會,一窺鬆靜的奧義。我問自己為什麼要打太極拳?為的是養生、開智慧、讓生命品質更優美。我生性愚蠢,不知鬆柔可得否!同學們請為我加油吧!

文章標籤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