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養生之路             

正千 2014/01/13

    初學太極拳,老是忘記功架,只得不時打開電腦,盯著鄭曼青大師打拳的模樣,加強自己的記憶,當時對大師的功法,內心有諸多質疑和狂傲認知,現在比對那時候的心境,此刻真是羞愧而不可言喻。這位貌似平凡的大師,有精湛非凡的造詣,看似無為而為的神采深藏著威力。而當年我認為大師的拳法、像極現代年青人的機械舞蹈,動作單調、靈活度又不及比賽的選手。賽中的選手,動作有力、快速、花俏,怎麼看都比大師厲害。直到進入這個領域,才一天一天修正這個愚蠢的想法。唉,大師的風采那裡是我能認識的。

 

    近日隨手翻閱莊子一書,記載動物、精、氣、神的故事。這則故事,述紀淆子替齊王訓練鬥的過程,每次讀這則故事,都狠狠打動我的心靈,心想為什麼理想人生的夢難圓,又為何需要經歷一番風雪的磨煉。才有機會豁然貫通它的道理。同學們就讓我分享這個故事吧!故事如下:

    紀淆子替齊王訓練鬥,十天後齊王催問紀淆子如何,紀淆子回答不行,太驕橫不夠參賽資格,「學太極拳更應該謙虛不輟」。二十天後,齊王又催問如何,紀淆子回答不行,雖然不驕橫了,但見了影子,還是衝動,「學太極拳不可自滿、或自我感覺良好」。三十天後齊王又催問,紀淆子回答還是不行,它雖然不衝動了,但眼睛還有銳氣,氣勢太強,「太極拳就是內斂,是鬆柔不露痕跡」。之後完成了訓練,齊王看見那隻鬥,其狀態是聽到別的叫,毫無反應,神似木一般。紀淆子說,它的神已凝聚於心,沒有外露,以致不會外泄精神。讀這段故事,我很快就連想鄭曼青大師的容顏、和莊子心中的凡人,發現古書記載的箭手、劍手、拳手、都是一副平凡的模樣,只有達到這種境界,才能接收來至宇宙優質訊息,完成自我。看似簡單平凡自在,卻深邃不可測,凡夫無從了得,我除了仰望崇拜衪們還能說什麼?

 

    書上說:太極拳是內求鬆柔,表示它不是對外尋覓的功夫。它沒有教學範本、但有既定的傳承方法。沒有捷徑,只能不斷地從學習中一層一層體驗,體會深淺程度的不同狀態。同時也需要各人的機緣。幸運的是,可從前人遺著中得到啟示與學習,這些經驗都是前輩耗費一生的努力集結而成的智慧寶藏。提示著我們探索鬆柔的重要,導引拳法中虛實、陰陽變化,並且保持身心和諧,跟隨大自然的節奏、四季的腳步行進,依隨太陽的升降而作息,該睡覺就腄覺、該吃飯就吃飯、累了就休息。這些看似平凡的事,年近七十歲的我,實際上還是七凌八落,搞不定自己,其它的事可想而知。不過太極拳給我一個機會,一窺鬆靜的奧義。我問自己為什麼要打太極拳?為的是養生、開智慧、讓生命品質更優美。我生性愚蠢,不知鬆柔可得否!同學們請為我加油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太極拳-養生之路
    全站熱搜

    歸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